
当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素质发展大会的接力棒传递到澳门时,一场关于“人才”的深度叙事悄然掀开了新的篇章。 10月22日至25日,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将在澳门举行,主题为“登高望远,海纳百川,不忘初心,打造国际高端人才高地”。从工业腹地广州到国际枢纽香港,再到中西文化交汇的“海上花园”澳门,三地独特优势在本次盛会中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分别从人才、城市和大湾区的角度来寻找答案。从“找工作”到“找事业”,实现人才与产业双向流动。对于每一个有抱负的人才来说,大湾区不仅是工作的场所,更是事业成功的舞台。本次大会为人才与产业深度对接搭建了坚实的桥梁。从就业供给到发展支持,全面满足人才“成才”的基本需求。大会期间,广东将举办配套“1+1+3”人才活动,其中包括三场“广东聚英才,广东看未来”2025百万广东人才集聚产业活动,重点招聘精准匹配各领域需求的广东省20强战略产业集群。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专场瞄准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云集鹏程实验室、腾讯、华为等30家领军单位;生物医学与大健康专场依托澳门科技大学学科优势,满足Precisio需求n 医学与制药工程;文化创意旅游专场符合澳门的城市定位,吸引文化旅游设计和会展管理人才。事实上,这些精心设计的专场招聘会是大湾区致力于完善人才发展生态系统的鲜明例证。近年来,在制度层面,大湾区推动跨境职业资格互认,让8000多名港澳专业人才便捷培训,涵盖文化、旅游、医疗等8个主要领域;粤港澳合作推广护理、建筑等“一考三证”人才评价模式,颁发相应证书,有效打破了技能人才跨境流动壁垒; 2025年“香港学者计划”“澳门青年”“学者计划”新设立广东省博士后工作站“湾区计划”,入选者可同时享受港澳粤平台资源,获得港澳知名大学全日制2年海外研究机会。在平台层面,来自“1+12+n”的港澳青年创新创业计划 创业孵化基地,为香港、澳门、横琴、南沙等地区布局的国际人才站提供一站式服务,连成一个覆盖全区域、精准对接境内外的多层次服务网络,已经讨论的很发达。 ” 这些是让全球人才在这里扎根的坚实基础,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个共同成长、共同发展的未来。 在大湾区取得成功。利用“澳门平台”整合“三一”资源会议将设立人才博览会主题馆,将于10月22日至25日向公众开放。广东将在人才博览会设立主题展区,重点展示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博览会主题展区。 人才、产业、文化三个维度。不仅将展示中清人形机器人PM01、魔杰超轻AI+AR眼镜等硬核科技成果,直观展现广东先进制造和数字经济实力;还将带来潮汕功夫茶艺、面条、雕刻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 新会葵花艺术、端砚制作、万向参展与国内人才一起在另一个国家展示湾区的美丽。借助澳门作为连接葡语国家与国际市场的枢纽作用,这些展示不仅让全球人才看到大湾区的产业优势和文化底蕴,也吸引葡语国家创新资源的关注,进一步促进三地与国际资源的对接。作为大会配套活动之一,粤澳青年创业项目双向推介活动将于10月22日举行。活动首次组织大湾区内地九市港澳青年创业基地和创业投资基金进入澳门,促进粤澳青年创业项目深度融合和精准积累。 广东对接 广东对接 广东对接 广东对接粤澳商贸要素、资源对接。来自大湾区内地九市的港澳青年创业基地代表将上台演讲,详细讲解落户政策和创业环境。澳门创业项目代表将通过路演展示创新成果,并与创投基地和机构进行面对面交流。这种“双向抢滩”模式,不仅有利于科研项目在大湾区内地落地和创新,也有利于内地项目利用澳门连接港澳源头、拓展海外市场,持续构建密集的湾区合作发展网络。用“湾”吸“百万人才”,不断擦亮大湾区人才品牌。在 t2021年9月召开的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的人才高地和创新中心,需要战略布局”,并明确提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层次人才高地”。经过三年发展,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已成为大湾区加快建设高层次人才枢纽的“金字招牌”。其中,首届大会在广州召开,向高层次人才发放广东好牌,释放人才库;第二次会议在香港举行,签署“9+2”合作备忘录。两次会议均吸引了近千家单位参加,千余人现场连线。第三个大会预计将吸引超过2000家企业参展,有望吸引更多国际高端人才的关注,进一步强化吸引和聚集人才的叠加效应。在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人才素质发展大会上,大湾区“9+2”城市签署合作备忘录。 。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港澳“超级联系人”作用,整合粤港澳有用资源,持续加大常态化引才力度,不断提升引才质量和效率。其中,“百万人才聚集南粤”计划自年初启动以来,已举办招聘活动4000余场,吸引超过100万高校毕业生留在广东就业、就业。d 创办企业; “湾区工程”共收到广东省博士后申请343人,占全国三分之一以上。本次大会不仅在规模上令人兴奋,更是粤港澳大湾区从“聚集人才”向“维护生态圈”转变、打造人才高地迈出的重要一步:当澳门的国际窗口、广东的产业基础、香港的枢纽优势以更深层次的姿态,更大的生态圈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强的思维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 南方网、广东考察记者李建鹏、吴诗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