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机场T3航站楼投入运营!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机
发布时间:2025-10-31 09:47
白云机场T3航站楼投运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进入“三楼五跑道”时代。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白云机场T3航站楼开工建设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进入“三层五跑道”时代。南方日报记者 石磊 摄 “白云塔、东方6308,很荣幸国产大飞机C919在广州第五跑道首飞,见证民用航空枢纽建设的里程碑时刻,我们已经准备好起飞了!”当C919的机翼掠过白云机场T3航站楼时,这辆“羊城卡罗拉”在广​​州上空绽放。 10月30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投入运营。这座通往粤港澳大湾区的“超级门户”从此进入双塔、三个航站楼、五条跑道同时运营的“巨无霸”时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提升竞争力发挥广州机场国际枢纽作用,建设辐射全球的机场群,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在全广东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时刻,广州白云机场航站楼群正式运营。超级枢纽可输送旅客1.4亿人次、货邮600万吨。走过T3航站楼,阳光透过7万平方米的玻璃幕墙洒落下来。建筑融入中国风情和岭南韵味,让旅客感受“花城”之美。 “阳城花冠”的造型,隐藏着岭南山水的寓意;是中国民航的新模式,数字孪生、bim智能建造,定义了新一代航站楼的面貌;这是新发动机粤港澳大湾区。融合航空、公路、铁路(城轨)等多种交通方式,连接天地,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助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一次性生活圈”。一个新的枢纽诞生了——T3航站楼投入运营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中国第一个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80万吨的民用航空机场。航站楼容量还可承载1.4亿旅客和600万吨货邮。客运、货运规模均位居世界前列。依托强大的基础设施,白云机场的“空中网络”将更加密集。白云机场立足国家战略定位和市场发展需求,着力打造全方位门户、综合性机场。国际航空枢纽。通过优化航线网络布局,增加至国内主要城市的航线数量,提高国内市场覆盖密度。同时,积极拓展国际航线,特别是“一带一路”一体化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航线,打造国内国际双循环航线网络,让“广州连接世界”更加便捷。枢纽的价值还在于“赋能发展”:千余家跨境电商企业在这里扎根,实现了“本土商品发往世界,全球商品汇聚广州”;飞机维修业全国领先,让“航空产业生态圈”在湾区扎根。白云机场已成为连接大湾区的“交通网络的关键组成部分”。白云机场三期工程竣工后项目建成后,T3综合交通中心将成为集航空、公路、轨道交通(城轨)为一体的多式联运综合体。未来将推出6条高铁、5条城际铁路、2条地铁、2条高速公路。这个机场不再只是一个“出发地和到达地”。每一次起飞和降落,都是“活力大湾区”的生动注脚。重塑门户,发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配置能力。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全球机场群。以T3航站楼为支点的启用,为白云机场的“全球机场群形象”增添了一大谜团。 “机场内部一体化+外部互联互通”借力粤港澳大湾区资源配置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打破空间的限制。目前,粤港澳大湾区集群由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珠海、惠州、佛山7个民用机场组成(广州新机场建成后将关闭)。七个主要机场以铁路轨道互联,配备多式联运、“一票到底”等服务产品。大湾区主要机场不在同城,但优于同城,大湾区机场真正从“机场群”转变为“机场群”。四通八达的铁路网有效解决了空中流通“最后一公里”瓶颈,让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渗透到区域经济的“毛细血管”。同样,铁路的虹吸效应也在盘吉空机场三阳片区显现,这里集航空物流、飞机维修、生物医药、跨境电商为一体。电子商务和其他机场产业聚集。广东机场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白云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不仅增加了运力,还通过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 “经珠海直飞香港”直达珠海与香港,“莞港国际机场中心”实现制造业与传统要素流动路径的无缝对接,机场群从“地理拼图”统一市场中推动更大的票据高效衔接。打破时间限制。放眼粤港澳大湾区的上空,几乎每分钟都有航班起降。数据显示,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客流量将突破210万人次预计货运量将突破930万吨。繁忙的空中航线,时刻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世界。在国际机场协会(ACI)公布的全球20大货运机场名单中,香港、广州、深圳三大机场均榜上有名。三大机场的货运量占全球总量的7.2%,在世界航空运输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机场群已发展成为同步引入全球需求、贸易规则和技术创新的系统化平台。随着货力快速交付,外贸稳定性不断增强。以白云机场为例。随着货运区三期的投入使用,白云机场货运航站楼面积将从50万平方米扩大到100万平方米以上。预计货物量到2030年,邮件吞吐量将达到380万吨。“无人化、智能化、双体”货运站运营模式将助力广州加快建设“全球高效”,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总体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并形成有效配套。”中国民航局教授、航空运输服务研究所所长邹建军指出,机场作为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不能只有有效改善城市或城镇的通达条件,优化经济经济活动,带来有效的投资、旅游和商务服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这些才是大湾区城市群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他是流量的竞争,也是市场的竞争。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机场群的演变才刚刚开始。航空需求仍在快速增长。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预测,到2030年,粤港澳大湾区旅客吞吐量和货运量将分别达到3.87亿人次和2000万吨。三跑道建设正在推进……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加速,空域成为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扩张浪潮的背后,是粤港澳大湾区的流量争夺。随着广交会的深入推进,截至10月27日,共有来自全球22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万名境外采购商到会,比上届同期增长6.8%,再创新高。广交会已成为新生产力的贸易盛会智能制造与智能制造相辅相成,为全球贸易商提供机遇和多样化体验。与此同时,“广东智造”在历届广交会上保持创新,不断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 2025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投资大会将于下周举行。这是大湾区第四年举办此类全球盛会。三年来的成绩十分亮眼:累计签约项目3645个,投资额7万亿元。今年还将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 450 多家“大牌”企业。第十五届全运会即将在这里举行。活动将通过全球转播系统向世界讲述粤港澳新故事;随着赛事的经济、创新和社会影响持续释放,粤港澳大湾区正在迈上新台阶。ngstep。在这片5.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世界各地机场群的建设,使内部联系更加紧密,外部联系更加便捷,大湾区正在加速成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放眼全球主要湾区,粤港澳大湾区机场群年旅客吞吐量达2.14亿人次,总量位居前列。庞大的客货量、独特的地理格局、强大的协同潜力,粤港澳大湾区全球机场群呈现出“多核”。 “带动”独特发展模式——广州白云机场、香港机场全面强化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深圳宝安机场提升国际枢纽和航空货运保障能力,澳门国际机场聚焦旅游与区域联动,珠海、惠州、佛山机场配套支撑线路运输,形成“干线+支线”、“客运+货运”的立体网络。七个机场如七颗珍珠相互呼应。通过集群化运作,粤港澳大湾区集群正在成为全球资源配置中心和交换中心。空域竞争的背后是流量竞争和市场竞争。这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加快创建世界级湾区和集群级城市的光明实践。国产大飞机C919在白云机场T3航站楼坎特首飞特写。旅客专程前来值机:“T3太漂亮了!” “我今天特地带着妈妈来见证我儿子的出生。”陈女士举起手上拿着纪念票,在登机口前与母亲合影白云机场3号航站楼e。他告诉记者,他是中建三局白云机场扩建工程三期工程的开发商,参与了T3航站楼的整个建设过程。这次他特意买了一张机票带母亲乘坐首班航班,以纪念这个特殊的时刻。 “第一张机票可以说是一份珍贵的纪念品,原谅了我们这几年与T3的挣扎。”除了陈女士这样的建设者之外,首飞当天,不少旅客也购买了机票体验T3航站楼的首航。飞友曾先生表示,他不能错过白云机场T3首航的盛大日子。 “为了见证这一刻,我特地买了首航机票。这也是我第一次来到T3航站楼,这里的设计和装饰太棒了!”曾先生说,他唯一的遗憾是没有预订到观景台。 “这是版本很受欢迎。如果有机会,我还会来这里拍飞机的。”10月30日14时59分,东航C919客机MU6308航班国产大型飞机从广州白云机场第五跑道起降,这是T3航站楼首航,也是东航C919客机首次执飞广州至北京航线。为庆祝首飞,白云机场和东航准备了纪念版该航班MU6308航班机长李晓亮表示,为了保证本次转机航班的顺利运行,首航机组人员围绕安全、程序、信心三个方面做了准备:在安全方面,他们在飞行前回顾了心中的所有应急程序,确保首航任务不被推迟;在程序上,他们认真做好了准备。研究了第一次飞行。所有出入境程序、滑行路线以及起降机场和备降机场的应急程序都必须易于理解和适应性。信心方面,首飞机组人员理论基础扎实、训练规范严格、技能控制能力强,对圆满完成首飞任务充满信心。李晓亮表示:“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的启用,是民航枢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国内机场真正的第五跑道。我们的工作人员也很高兴见证一年多来广州白鹤白鹤安全,这为片区运营提供了有力保障。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广州白云机场T3航站楼和第五跑道运行良好。” “T3 是真的太棒了!”经常飞各地的东航金卡旅客周先生告诉记者,“T3航站楼堪称世界机场。整体体验表明,不仅外观非常好,而且整体效率非常高,各种智能设备运行良好,候车区的商业配套设施和休息设施也比以前更加齐全。作为常客,我认为白云机场堪称大湾区的脸面。”南方日报记者 刘谦 杨天志 李凤翔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