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运动员报到、引导群众文明观赛、提供站点导航服务……赛区内外、赛区周边,党员志愿者化身“小海豚”提前上岗服务十五运会、残奥会,诠释党员职责。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在南粤大地上,无数党员活跃在十五运会、残奥会,活跃在现代科技的战场,活跃在乡村振兴的山脊……他们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汇聚新时代早出发的磅礴力量。加强党的建设,是激发奋斗活力、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引擎。省委在广东现代化建设蓝图中提出“加强党的总建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要继续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毅力。新征程中,广东始终把政治建设放在第一位,以内在的动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以雷州青年运河为现场教育点,引导党员干部以纪律严明、作风踏实、清正廉洁担当使命担当,为广东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不用于学习和党纪教育。图为雷州青年运河。南方日报记者 张冠军 通讯员 解玉聪 摄 推动理论武装深化落实,广东省市县党政干部高质量发展能力暨“加快构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体系”专题培训班举行,全省市县党政“一把手”集中学习理论、研讨经验、求发展、促实干。思想是行动的引领者,理论是行动的引领者。广东继续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着眼灵魂,提到建立健全学习发展灵魂、学习增长智慧、学习端正作风的长效机制,研究把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新时代党建新的高效工程。引导党员干部把“学思想”作为终身必修课,更加努力深化内心转变,认识规律、明确方向、学习方法、增长智慧,用科学理论指导前进。 ——以上率以实例为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结束后,省委常委会立即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各地迅速加大学习宣传贯彻力度,推动全会精神深入人心、落到实处。 ----常态化、长效奠定坚实基础为了信仰。广东持续加强灵魂学习塑造,引导党员干部始终筑牢信仰根基,补充精神钙质,坚定思想舵。珠海市把“十万名党员参加党校”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重要载体,将不断优化工作机制,转变教学模式,丰富培训载体,努力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取得实效;云浮建立“一杆到底”培训机制,完善“线上+线下”培训模式。中山市今年将举办20期普通党员示范班,现场培训学员人数将扩大到2000人。 ——创新方法和方法,熟读政党更迭理论。广东各地立足学变实践载体推进党的理论在思想上、内心上不断转变、扎根。茂名市在白桥村开设“灞桥讲堂”,持续举办“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乡村文明”等课程,吸引全国各地党员干部群众前来观摩学习;汕头创建了“音乐绘画党课”、“网上红展厅”等,党课发展的形式日益丰富,激发了党员的学习热情;湛江以雷州青年渠为党纪学习教育现场教育点,组织党员群众开展现场学习,传承干部带领的自力更生、努力拼搏的精神。政治决心来自于理论上的孤独。广东持续推动理论武装深入实践,让党的创新理论可以转化为官员和企业家的强大动力和实际成果。茂名创新性地在白桥村开设了“灞桥讲堂”。南方日报记者 刘东明 摄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基层组织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战斗力的基础。广东始终把加强乡土组织放在突出位置。 2018年至2023年,实施两轮基层党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促进基层党组织整体发展和综合效能,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在基层落到实处。 2024年省委印发《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行动计划》《广东省发展目标(2024—2026年)》,提出通过三年持续努力,增强基层党员干部的创业精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展现团结凝聚群众谋发展的实效。学习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为抓手,紧紧围绕“百县千乡千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服务保障,实施以党建促乡村振兴提升行动。大力提升“党总支、村党委(总支部、党委)网格组织体系”(村民组)党组(党支部)-党员联系户”的质量和效率,使党组织成为群众的“脊梁”和“爱心人”,凝聚党组织、党员、群众的共同努力,推动“百万工程”实施取得成效。两年前,梅州大埔县芬朗镇墩背村是产业单一、村集体收入仅3.7万元的“落后村”,面对发展困难,墩背村聚集47名党员力量,成立了“养殖业党支部”和“墩湖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引了32名村民入股。联合农业和领先农民。 10公顷沉寂的土地建设标准养殖基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用鱼“游泳”创造村集体经济20万元收入。通过党建引领,梅州大埔县芬浪镇墩背村将发展水产养殖业。采访者给出的画面是,我们大力推进党组织和党活动全覆盖。广东密织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两张网”,将探索基层组织和党员在新兴领域有效发挥作用的机制和方法,为各项工作发展注入新活力。深圳在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医疗器械、新能源存储等产业链设立69个党委,连接7000多个环节组织覆盖近2.4万名党员,涉及上下游企业7000多家,总产值超万亿元。产业链党委为产业发展增添了“红色引擎”,用组织链带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联动,为链上企业集体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打造一支能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有才必有成,事业才会广阔。广东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提高新时代好干部标准,优化干部选拔管理方式,着力打造一支胜任发展任务的高素质专业干部队伍,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政治标准是“第一在干部选拔上,广东强调考量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等重点任务绩效,推动党委“1310”明确拓展,确立重努力、重业绩、重责任的导向;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务员工作,形成《广东省公务员队伍建设急需业务指导目录》,推进改革加强全省专业技术服务人员队伍建设,推动干部队伍与广东高质量发展需求精准对接“叔叔,你现在做什么?快来喝杯茶放松一下吧!”在揭阳市普宁市南溪镇南溪村党群服务中心,24岁的选拔生魏金浩笑容灿烂,端茶送水。和村民们吃饭,时不时聊一些客套话。揭阳市充分发挥经验丰富干部的“传、帮、带”作用。经过两年的本土培训,大部分选拔学员迅速成长为各业务线的骨干力量。近年来,广东以提高干部能力为重点,持续提高教育培训质量,在全省实施村书记、村书记振兴主题培训计划,在各地示范推广农村干部综合培训。广东坚持严管与仁爱相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精神。一方面,要加强对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探索创新管理方法,立即调整干部队伍。何先生不适合目前的职位。比如,汕头市潮南区加大对“百千工程”一线干部的巡视力度,引导干部打破单位、岗位界限,参与基础任务、解决问题;同时,根据日常考核中发现的问题,对不履行职责的高级干部,按规矩和纪律进行批评、教育、适当调整。另一方面,广东建立正向激励和宽容纠错机制,对责任主体予以支持。今年年初,台山工业新城成功引进腾龙不锈钢高端精密线材智能制造项目,总投资10亿元,这是2024年以来最大的制造业投资。组委会立即颁发了集体奖。潮州市建立了“重点活动一线监测支撑研究研判”工作机制,以实干、实绩为码子。等待晋升的干部少了,一线的工人多了,形成了吃苦有酬、承诺有酬的光明局面。 “严格来说,我们要带头深化廉洁从纪、反腐败。如果发现工作人员存在以权谋私、利用他人利益等问题,请向我们举报。”日前,前往广州南沙区参加招商洽谈的林先生注意到,关于人工招商的特别温馨提醒。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广东坚持从严基调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检查、治疗、预防”。既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又以系统思维铲除腐败滋生土壤,用强有力的监管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暂扣费用是最直接、最有力的纠正措施。广东把案件查处控在“前半条”,推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联动推进,推动集中纠正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做深做实。 2024年4月以来,全省查处相关问题4.3万件,处罚3.9万人,移送检察机关2758人,推动完善制度机制2.5万项。 “爷爷,您对这个小公园还有什么意见吗?” “奶奶,你们村的饮水有问题吗?”解决了吗?”……近年来,省委巡视组带着问题清单深入乡镇,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燃眉之急、关切之事,深入千家万户开展新时代巡视工作。首轮“百千工程”巡视,巡视干部走访了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全部74个县、1007个乡镇、16485个村。广东,在讲话中提出了各领域改革落实、农村“一一小”保障等1200多个问题,“这件事像一块大石头压在我的心头”。今天我主动向组织解释。我松了口气。”今年6月初,潮州市开展市县(区)联合警示教育现场会不到一周,就有5名党员干部主动投案自首或说明问题。ses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智能代理”。广东聚焦关键节点、重点对象,推动各级党组织召开教育会议,加大常见违纪违法案件曝光力度,做好违纪违法干部的警示、告解、警示教育片、警示教育基地等资源,用身边的事教化身边的人,提高纪律法治关注教育的穿透力。连续两年,肇庆对新入职干部进行专题反腐败教育培训,并安排服刑人员作证言。警告的气氛很浓。惠州将东江栋梁列为全市第一批新时代诚信文化教育基础示范,引导党员干部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党风廉政,遵章守纪创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深刻指出:“治国必先治党,党兴则国强”。广东将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党的政治领导、思想引领、群众组织、社会号召力,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推动广东实施中国式现代化汇聚强大力量。韶关翁源县4401名居委会领导将服务延伸到田野、农场。图为翁源县江尾镇松岗村邻居长秋南方通过直播帮助村民卖兰花。 Mra照片由受访者提供。前线案例。 《好邻居》韶关翁源密集治理网络的“博尔系统”。4401名邻居入驻现场,服务送到家门口。秋天的韶关翁源村,随处可见邻居领导忙碌的身影:龙仙镇连群村邻居陈杰胜前来指导独居老人办理医保证,韶关市星光村邻居长江兆雄前来指导。瓮城镇、滑坡现场周围引导车辆……去年以来,翁源县在全县56个行政村中排名第一,建立了“镇-村-区组-居委会”五级管理体系,建立了4401个居委会网格,选举产生了4401名居委会领导,覆盖70609户村户,用“邻居”凝聚力量,缩短团结距离成为全县第一。基层管理的“金钥匙” “过去规则很难解开。以前还得跑腿办事,现在居委会领导在家就能办事!”青云村村民的评价体现了成效。截至目前,县居委会领导帮助政策宣贯14921次,排查隐患689起,调解纠纷665起,提供“微服务”3464次,解决养老、医保、住房等问题716件。为激发实际履职热情,翁源将“好邻居制度”与“党员制度”、“积分超市”结合起来,打造专属项目积分,扩大奖池,还探索了老年人邻居的先进作品,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感和荣誉感。保险政策。通过“家长会”、上门走访,他把“计算福利”变成了俗话说的“看病100元能付多少钱”,还与村医合作手把手教。在排查险情过程中,居委会领导变身“安全哨兵”。今年8月,瓮城镇蒋兆雄在清晨检查时,发现106国道上有一处开发用地堵塞交通。他立即报告了这一情况,并设置了蛋卷冰淇淋引导人们四处走动;官渡镇李国光在洪水期间检查低洼地区,遇到危险时带头背沙袋绕行。搬迁群众,协助安置185人,救助25人;龙仙镇陈维云发现支撑水镇墙的水已陈旧,立即上报加固。三个村民暴雨期间居民疏散,“早发现、快行动”筑起防洪屏障。随着主体活动的深入,街道领导的示范引领,让乡村更加火热。在“百千工程”和粤建绿色美丽中,新江镇民光村居委会主任赵金槐带头拆除自家杂物堆放场,并用当地方言讲解改善人居环境的好处,带领9名村民主动拆除违法堆放场。龙县镇兰庆村居委会主任张多芬正在动员10余名村民放弃沉默的土地,建设1800平方米的休闲广场,让乡村“美丽又美丽”。 “有了他们,乡村风情变得更加纯真,生活变得更加甜蜜,精神变得更加‘丰富’!”现在走进翁源乡村,无论是花园里的政策宣讲,还是村里广场上的邻里聊天,还是对隐患点的详细盘点,邻里老人的身影都成为最令人感动的场景。 4401名邻里老人利用“熟悉的人、熟悉的地方、熟悉的情况”,拓展服务到田间地头,让“好邻居制度”成为激活乡村管理“神经末梢”的重要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温暖动力。南方日报记者 马利民 商立阳 齐雷 范永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