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141个项目已挂牌!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
发布时间:2025-10-27 09:46
10月26日,第三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决赛在福建省泉州市开幕。今年是国家博士后制度实施40周年。本次大赛以“博创引领四十载,赋能智能未来”为主题,共吸引8006个项目、36000人次参赛。项目数量和参与人数再创新高。广东省派出3支代表队参赛,共有141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占全国总数的8%以上。上市项目市场转型前景广阔。本届大赛设有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海外海外(“一带一路”)大赛、领跑榜单大赛四个组别,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七个主赛道,高端制造装备及机器人、新能源及节能环保。参赛项目更加聚焦国家重大战略、科技前沿、产业发展需求。 1700多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广东省入围总决赛的项目中,创新竞赛项目39个,创业竞赛项目38个,顶尖竞赛项目32个,境外(“一带一路”)竞赛项目32个,覆盖全部四个赛组、七个赛道,展示了梅尔卡多转型的广阔前景。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首席科学家唐丹玲介绍,“高分辨率深海重力仪”项目去年荣获第二届粤港澳大湾区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题,还有这位广湾博士后博士后代表。团队自主研发的重力探测器可以深入海底测量重力值,更加精准,应用场景广泛。 “未来,我们将融合深海地质观测、灾害预警等方面的发展,推进‘海洋空间站’方向的装备建设,助力国家海洋观测装备自主研发。”创业请愿参赛者、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医生肖伟带着“智慧眼移动​​医院——打造移动眼健康领域智慧新业态”项目参加了本次大赛。团队基于临床研究,结合公众反馈,研发出第二代产品“智慧眼移动​​医院”,实现了“从屏幕到医院”的差异化。“从创新赛道到创业赛道,我们希望借助这个创新医疗技术平台与国内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我们也希望得到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的青睐,继续赋能平台的进一步发展。”肖伟说。多个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已经发布。决赛期间,广东专门设立了广东展厅,展示了高分辨率深海重力仪、“探索4500”自主水下机器人、 低轨卫星系列芯片、全球首创能源“生医砖”等机器人、高端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都是联盟。同时,选定3个人工智能项目上路,涵盖医疗健康、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充分展示了“广东博士、博士后的力量”。在大赛同期举行的签约会上,广东岭南健康生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约“新会陈皮产业功能性抗菌包装保鲜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该公司董事长陈建荣表示,博创上次比赛也参加了名单公布,当时通过的需求是新会柑橘的回收利用,开名单的队伍数量全国第一。如今,在产学研合作的技术支持下,新会柑橘得到了高附加值的利用,技术和产业都得到了提升。 “今年揭幕团队方案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较往届有所提高我们一个。我们将持续跟进,通过与行业大学的合作,为行业带来改变。”在人才招聘方面,广东多所高校、洽谈和科技孵化平台前来招聘。华南理工大学人事处招聘工作人员刘博文表示,近年来,华南理工大学加大了招收博士后等高层次人才的力度,不断融合 资源,并推出一系列支持政策。今年计划招收博士后500人,专业领域涉及材料、食品、轻工、机械等学校传统强项。国家博士后创新(江门)示范中心博士后工作负责人宋一航表示,作为全国首个地市级博士后平台,自成立以来,2016年,中心围绕平台建设、人才引进、创新创业研究员、人才服务四个板块开展工作,引进博士后300名。 “这次中心把全市的行业、企业、高校的项目需求带到了比赛现场,希望链接人才和资源。”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人介绍,广东作为全国首批实施博士后制度的省份之一,在政策、平台、资金、人才等全链条上不断加创新突破。 2025年,广东省创新推出“百家企业博士后创新平台培育计划”,计划全年建设100个以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含分站)和博士后技能转化。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低积累技术和量化技术、先进制造、精密、精密、精密、tiki、发达、tic起义、tiko、kibo等战略性新兴经济体和未来产业,广东老年。据统计,目前全省共有博士后科研平台1190个,在站博士后科研人员17000余人。南方日报记者 杜伟干 通讯员 广东仁轩
购买咨询电话
400-123-4567